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活动图片 > 正文
    购物车
    0

    “考古中国”大揭秘——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

    信息发布者:王兴丁
    2022-04-26 10:14:13   转载

    77a29f8a973c4dbe92deb67d4435e942.jpg

    “考古中国”大揭秘——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


    “目前所知春秋早期墓葬出土乐悬制度中的最高级别”“众多金器、铁器出土,提供了认识我国古代黄金及冶铁业发展重要信息”“众多具有浓郁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器物发现,揭示了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2016年底因为发现墓葬被盗,考古队开始对陕西刘家洼遗址抢救性发掘,随之而来的,是大批让人喜出望外的考古成果。

    在过去的两年里,工作人员重点发掘了包括周代诸侯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经过对遗址上“芮公”“芮太子”等青铜器铭文的综合分析,认定该地为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并且通过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对推动关中东部周代考古乃至周代历史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址分布】

    系高等级人群居住区

    刘家洼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的鲁家河边。考古队勘查确认该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西、南、北三面以自然冲沟为界,西北角东西向的人工壕沟大体衔接自然冲沟,东面由一条南北向长约1500米、宽3米、深2.5至3米的人工壕沟与外相隔。

    穿遗址区中心而过的鲁家河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构成了类似于周公庙、孔头沟等关中地区西周大型贵族采邑类聚落的分布格局。遗址区内可采集到丰富的周代文化遗物,断崖上可看到这一时期的灰坑、陶窑及夯土等遗迹。

    刘家洼墓地发掘现场

    在遗址东区中部的位置,调查和勘探发现有一面积10余万平方米城址。城址西邻鲁家河河道,夹于南北两条自然冲沟之间,自河东黄土塬边缓缓以降,延至河边的二级阶地之上,上下落差约80米。南、北、东三面由夯土所筑的基台和垣墙相衔,西为人工壕沟相隔,形成一个基本封闭的不规则城区,位置居中,地势险要。城址内采集到陶鬲、盆、罐、豆、三足瓮等春秋陶器残片,勘探有大量灰坑和板瓦等建材堆积。

    这表明,城址区当属重要建筑所在。此外城内还发现了一块陶范残块,意味着应有铸铜类手工业作坊的存在。由此推断,此城应是刘家洼遗址的高等级人群居住区。

    城址之外的遗址东、西两区,都勘探发现了一般居址密集区和墓地。已确认的墓地有4处,共210余座墓葬,东区3处,西区1处。墓地的边缘或附近都分布有一般居址,但其主体部分不见任何居址遗存。所有墓葬均南北向,除东I区墓地2座带墓道的“中”型大墓(M1与M2)外,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但规模大小有别。

    大墓M1木俑

     【墓葬发掘】

     三座大墓背后隐藏的秘密

    考古队对西区和东I区2处墓地进行了全面发掘。其中,西区墓地发掘墓葬44座;东I区墓地发掘墓葬71座。除东I区2座“中”型大墓与带壁龛殉人竖穴土坑大墓M3外,余皆春秋时期普通中小型竖穴土坑墓。

    大墓和部分中型墓虽遭严重盗掘,但仍发掘清理出大量青铜器,以及金器、玉器、铁器、陶器和漆木器等珍贵文物。加上此前追缴的东I区墓地被盗文物,总计千余件(组)。青铜器主要包括礼乐器、兵器与车马器,及中型墓中多见的丧葬仪器铜翣;金器既有器物装饰构件,也有人体装饰器物;铁器包括铜柄铁剑与铁矛,数量不多,但很重要。这是中原地区又一年代偏早的铁器;玉石器主要是常见圭、玦,及少量的琮、璧等。最惹眼的是,大中型墓中,多随葬有精彩的漆木器,如钟磬架子、几案、豆等。

    发掘的凤纹玉器

    现象一:两墓东西二层台上发现对称“柱洞”

    专家推测:这类遗存或与下棺设置有关

    就单个墓葬发掘而言,无疑是东I区三座大墓收获最大。两座“中”字形大墓形制结构基本相同,总长、深度相当,长64、深12米,椁室大小相若,均南北长7米,东西宽5米。

    但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两墓东西二层台上都发现有东西对称的“柱洞”遗迹,直径约60厘米,但其内不见任何木痕遗留。这样的柱洞M1东西各2个,M2东西各3个。其中M1的4个柱洞对应的墓壁上半部各有一个“柱槽”,槽底垫有石块,这类遗存可能与下棺的设置有关。

    大墓M1出土编钟石磬

    现象二:鼓柱铜套上刻铭“芮公”作器

    专家推测:墓主为春秋早中期一代芮国国君

    两墓均遭严重盗扰,人骨不存,墓主葬式不明,出土随葬品多寡有别。M1劫后残留各类随葬品总计240件(组),重要的包括2件彩绘木俑、2件铜簋、2组10件编磬、2套残存9件编钟,1件铜铎、1件漆木建鼓、2件铁矛及2件大玉戈等。

    M2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出土各类文物400件(组)。主要包括7件鼎、1件簋、1件盘与1件铜鍑等10件铜容器;2套编钟、编磬残留,及钟虡、磬架,4件建鼓、1件陶埙、1件疑似木质琴瑟类乐器。特别是西侧钟架保存较好,长达5.3米,上有嵌蚌饰的木雕漆绘图案,下伏圆雕兽形虡座甚为壮观;另外,惹人注意的还有1件长2、宽1.3米的三栏床榻的遗存,四角为铜构件;1件长约1.4米金首铜樽权杖,权杖头上饰蟠螭纹。

    除此,两墓都出土有大量的车马器,不少兵器与少量玉器。最关键的是,M2椁室东北角建鼓,鼓柱铜套上刻铭“芮公”作器,下压的1件铜戈上亦有“芮行人”铭文。据此判断,墓主当为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国国君。

    壁龛墓

    现象三:大墓M3女性殉葬,未发现兵器

    专家推测:该墓主可能为“芮公夫人”

    竖穴土坑大墓M3,墓口长7、宽5米,与两“中”字形墓椁室大小相若。独特之处在于椁室四壁共置9个壁龛,每龛有1年轻女性殉葬,下肢甚屈,身上见朱砂。

    虽然被盗,仍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器物。重要有2件铸有“芮公”的同铭铜鼎、5镈9钮的编钟、大量的车马器,及罕见木格漆绘墙围与1件漆器。但该未发现任何兵器,由此推测墓主可能为M2芮公夫人。

    除了大墓,东I区中型墓M6、M49、M27随葬亦很丰富。其中M27与M49出土有青铜器铭文资料,M27两件鬲口沿上就铸有 “芮太子白”等铭文,为判定墓地性质提供参证。

    发掘的玉璧

    【学术价值】

    揭示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图景

    根据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等特征分析,墓地的时代属春秋早中期。芮国,这个历史上与周同姓的诸侯国最后政治中心,经刘家洼的发掘得以确认,文化面貌得到展示,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东周诸侯国发现演变的典型案例。

    大墓出土的金权杖头、青铜鍑,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充溢着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相关墓葬的墓主既有可确认的芮公,亦有与其他中小型墓葬错处的中小贵族或平民。不同文化传统、族系背景的居民共用同一墓地的现象,揭示了芮国后期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呈现出地缘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周代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最重要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诸侯级墓葬的乐器组合,基本都是青铜编钟、石编磬一套。刘家洼大型墓的中字型大墓的乐器组合均为编钟、编磬各两套。竖穴土坑大墓则发现有五镈九钮编钟配组方式,也是同时期最早的例证。几座大型墓葬还配有多件建鼓、铜鉦、陶埙等,成为目前所知春秋早期墓葬出土乐悬制度中的最高级别,为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和音乐考古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资料。

    芮太子铜鬲

    青铜礼器

    刘家洼墓地发掘获取并保护了一大批北方地区罕见的两周漆木器材料。M2所出的三栏木床,四角加有青铜角饰,将中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雕纹钟、磬架,漆木几案、豆、合等器具,是研究春秋时期木作髹漆工艺技术发展水平的珍贵资料。此外,众多金器、铁器的出土,提供了认识我国古代黄金及冶铁业发展重要信息。

    两周之际伴随着周王室的东迁,关中东部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既往对两周时期周王室在当地的经略与分封模式更为模糊。刘家洼墓地的发现上接梁带村芮国墓地,为研究东周时期关中东部诸侯国的存灭概况,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变迁,人群流动和地方管理模式提供了绝佳的资料。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