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打听个事 > 正文
    购物车
    0

    难忘的苦难深重的岁月

    花花世界     2024-03-18 13:59:54     浏览:0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花花世界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人世间,三年疫情带来了什么改变!

    点击这里进入文章页面 

    三门峡水库的教训

    黄河大侠 鲁安综合服务站 2022-11-23 13:39



    收录于合集

    #三门峡

    #黄河12

    #中国113

    #陕西省2

    #河南省1

    640 (15).jpg


           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六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二十八万多陕西农民离开了祖祖辈辈生养聚息的热土,迁移异土他乡 ......

    三十八年后,人口的自然繁衍,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增至四十五万多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重返家园,但故园已非旧时貌;他们中的相当多人,仍在当初迁移的渭北高原沟壑区。

    历史是相当沉重的。
    它制造了一个延续了三十八年的悲剧,铸成了几十万苍生的不幸与苦难……
    ——冷梦所著的《黄河大移民》是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图片

    冷梦,原名李淑珍。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专业作家,陕西省文化厅艺术创作中心创作人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荣获陕西省“三五人才”,享受中青年专家政府津贴。著有长篇小说《天国葬礼》、《特别谍案》,传记文学《百战将星》、《沧海风流》,报告文学《黄河大移民》、《高西沟调查》,专集《陕西四才女·冷梦卷》,共出版作品十余部。《黄河大移民》获1998年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百战将星》获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图书奖、陕西省第五届文学奖、西安女作家奖,论著《世界喜剧艺术概观》、《荒诞论》获省首届、二届艺术科研优秀著作奖。

    过河套、下晋陕、出潼关……行至陕县,太行山脉迎面拦截。滚滚黄河水奋力冲出一道峡谷,东流而去。


    这峡谷,分日“人门”、“神门”和“鬼门”——是为三门峡。

    建设三门蛱水电站前,渭南是陕西最富饶的地区。


    不少移民回忆,搬迁之前,许多家庭都是“三十亩地一头牛”,小日子过得相当惬意,很多农民都有自行车,还是进口的。


    每年春天,渭河的“桃花汛”,给田地注入了肥力,种啥长啥。当地有一句民谣:三年一涨水,给狗都要寻媳妇。


    之前,动员迁移的干部说,宁夏一切准备好了,条件比当地还要好。结果,一到目的地,生活在八百里秦川的陕西人都傻眼了。

    图片


    义和村的先遣队有87人,迁徙的地点是宁夏平吉堡,靠贺兰山,沙漠边缘,半人高茅草遍布,荒滩上满是石头……


    在宁夏的另外两个安置点,陶乐县和贺兰县,数千移民四散住开,临时搭个草棚,开垦荒地。

    图片


    陶乐县当地人的说法是,一年一场风,年头到年终。“满天黄沙刮得,一个大土包子一眨眼就飞到另一边去了”。这个“安置区”,播下种子,几十天不发芽,被老鼠吃光;关中的秦川牛不服水土,相继死去;惟一能种的庄稼是糜子。


    移民们还受当地人的歧视,为争水争地,大动干戈。


    更可怕的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移民们饿得东倒西歪,有不少人死在了宁夏。

    强烈的反差之下,“逃”——成了移民最本能的选择。


    返乡


    1956年9月,朝邑县“部分移民返朝情况”报称:该县首批迁往宁夏陶乐县的移民800人,三天跑了361人,途中拦回260人,101人“现无下落”;其余439人,“有的情绪不安,时有回朝(邑)想法”。


    正常的返陕路线,必须东渡(宁夏境内的)黄河。当时,凡渡河、乘车必须持“移民通行证”,没有的便只能偷渡了,趁黄河冰封,冒险渡过,常常有移民走到冰薄的地方,“咕咚”一声就没影了。这种一瞬间的生离死别并不少见。


    有些人不过黄河渡口,就要从“北路”逃亡,穿越腾格里沙漠,绕道山西,再从潼关回到陕西。


    沿途设有层层关卡,陕西还成立了搜捕队,对逃回来的移民五花大绑,遣送回安置区。


    但是,回乡人潮依旧涌动。


    从1956年到1958年,移民自行返回库区的事情从未间断过。

    直到1962年,陕西、宁夏终于做出决定,愿意返陕的移民可以全部回迁,由陕西省进行二次安置。


    消息传出后,许多移民聚到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抱头痛哭。


    回去的车费由国家负担。


    争地


    当时,因为宁夏无法安置大量移民,一些稍晚迁移的移民就被“省内安置”了——地点在陕西渭北的蒲城、白水、合阳和富平等县,比宁夏条件好一些。


    数据显示,前后迁移到宁夏和陕西渭北地区的移民有28万人。


    1962年移民允许回家后,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三门峡水库已经由“蓄水拦沙”改为“防洪排沙”,蓄水面积大大缩小,65万亩土地重新裸露。移民纷纷返回库区,准备再次创业。


    但他们发现,家园已经被人“占领”了。

    第一批“占领”者,是库区周围的社队。但这只是小打小闹,属于蚕食。真正大规模的“圈地者”,是农场和部队。鼎盛时期,库区有50多万亩“无主”土地归属了209个单位,绝大多数是国有性质的企事业单位。


    返回的移民开始和他们争地。


    起初,移民们采取“游击”战术,几人组,在农场的空闲地里搭上草棚,埋锅造饭,偷割抢割,你来我躲。


    争地运动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地方史志上记载:1981年移民返库两次,计500多人;1982年1000多人次;1983年2000多人次。而移民们表示,实际人数数倍于此。


    移民中间还产生了“四大司令”,带领各路移民,占据一方。


    在这些“司令”的带领下,移民们不仅仅抢种土地,还分配宅基、打井垒墙、分田到户……


    为争地而发生的斗殴事件不断。


    结局


    1984年11月,中央派来了联合调查组,组长是国务院秘书长助理孙岳。


    孙岳下飞机后,一脸严峻,第一句话就对迎接的陕西官员说:“你这地方政府不做工作。”


    那位官员顿时面红耳赤。


    尽管陕西方面做了周密安排,移民们仍然是对调查组如影随形,眼巴巴地请求“到我们村也看看”。

    图片


    “四大司令”之一的王福义见到了孙岳。他说,当年为了争地,自己带着移民住在某部的猪圈里,“猪吃大米饭,我们移民连吃水都要分瓢瓢,半年糠菜粮……”


    孙岳听完,大为震惊。


    一天在村口,他对着全村移民,双手抱拳作揖,声音哽咽道:“政府对不起你们……”在晚上的座谈会上,他再次流泪,“国家确实没把移民安排好……”


    后来,在调查组的报告中称:“移民要求返库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安置区比库区生产条件差,生活有困难,安置区的现状和当初政府许诺‘移民迁移后,每年的生产收入不低于其在库区的水平’相距甚远……”


    有人形容这份报告为“足足迟了二十多年的‘奏折”’。


    1985年5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中办29号文”,从库区国有农场和部队农场使用的58万亩土地中划出30万亩,用于安置生活特别困难的1 5万移民。


    划地、分地,又是几番波折。


    重新分到土地后,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


    移民们大多已成老人,一生在贫苦中度过,搬过两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家。对他们而言,只要有块地,不管好不好,就这么过下去了。


    而昔日肥沃的土地,被水库淹过一遍后,已经盐碱化了。


    不知有多少诗歌唱黄河,不知有多少故事叙黄河。
    黄河是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面貌。如今,冷梦所著的《黄河大移民》陈述了黄河的一段历史。这是一段人为的、催人泪下的史实。
    八十年代的返库风暴,惊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对水库移民政策的调整。三门峡库区移民返迁安置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两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并采取开发性移民方针对“两区”移民的产业发展进行扶持。2006年国务院17号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对水库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移民稳定与中长期发展是未来政府研究政策的方向。水库移民为国家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国家无条件补助移民的状况下,移民的搬迁历程是艰苦的、部分甚至是悲惨的,尤其是从三门峡库区移民搬迁历史来看。冷梦是陕西四大才女作家之一,其《黄河大移民》是对那段悲惨历史的回首,更是对那段历史移民的抒发悲悯之情。作者敢于发声,敢于正视历史问题,是需要巨大的勇气。从中也看到,国家现在正确回首历史问题,有能力对被掏空家底的移民做补偿补助了。

    图片


    谢朝平《大迁徙》参考母本,60万三门峡黄河大移民的悲情命运。



    谢朝平是四川平昌人,当过老师,后来通过考试到达县监察局工作,再后来调进达州市检察院,一直搞文字工作,曾写过多篇报告文学并获奖。

    2005年,谢朝平办理提前离岗手续,应聘到《检察日报》下属《方圆》杂志社当记者。2006年,谢朝平从渭南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处获悉了三门峡遗民的历史遗留问题,并开始关注此问题。李琼称,此后三年,谢朝平一有空就去陕西采访移民。采访的素材多了,谢朝平决定写书。

    图片

    谢朝平自费出版了1万本纪实文学《大迁徙》,那是谢朝平三年的采访成果,记录了三门峡移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渭南地区的移民是作品主角。《大迁徙》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上世纪50年代三门峡黄河大移民为背景,多以谢朝平的实地采访内容为素材,其中涉及到三门峡移民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而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历史遗留问题”又一般是为当事方所忌讳的,也常常会成为他们眼中危险的叙事。

    2010年8月19日,55岁的谢朝平被陕西省渭南警方以涉嫌“非法经营罪”从北京家中带走。“非法经营”是因为谢朝平自费在《火花》杂志出版了增刊1万本纪实文学《大迁徙》,其中记录了三门峡移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渭南地区的移民是作品主角。2010年9月17日,陕西渭南检察机关对谢朝平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谢被取保候审。这就是此次案件的大体内容。谢朝平出版作品遭刑事拘留案件也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之一,并同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部基本以现实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大迁徙》自然会让此前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见诸于世。从这个角度来推理,或许可以部分找寻到渭南警方举动的发轫原由。渭南警方对这样一次抓捕不愿过多解释,据谢朝平的妻子称,甚至连拘传手续都不愿出示,这些异常,无法让人不把此事与“进京抓记者”、“紧急收报”、“跨省追捕发帖者”等著名的反舆论监督事件联系起来。

    在此次案件中,渭南警方因谢朝平在作品中揭露了真实的情况和腐败的问题,就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其进行追捕和拘留,显然,渭南警方侵犯谢朝平出版自由权的行为是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四十一条还规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而当谢朝平的作品反映了民众的疾苦,披露了有关的公务员在移民中的腐败问题时,渭南警方就对作者进行打击报复,这明显侵犯了公民的监督权,违反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同时,渭南警方对谢朝平的超期羁押的行为,也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这也是与《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内容背道而驰的。

    《大迁徙》:26万移民血泪、18万字举报信、30天文字狱

    谢朝平说几十年前算过命,五十五岁会有一场大劫,小心思索后大概是疾病,在入狱前他一直患有脂肪肝,何曾料是监押呢?三十天后证据不足释放,脂肪肝却已痊愈。

    谢朝平四年写成了《大迁徙》。想把这些东西写下来,大概是凭借着看书时候的那股意气,头一天看它的晚上便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带着一批村民落草为寇,挺进了大别山。八十年代的库区也常传闻,渭南就欠陈胜和吴广了。

    中国人的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谢朝平也在书中多次暗指,坏的官员主宰者移民的命运,好的官员像是青天大老爷,农民们把他们地位捧得及高,却终究像猫鼠般互相躲藏抓捕。即便多人被扣上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大帽子,他们依然是衷心地认为中国共产党会为这些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国家建设里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们正名、给予应有的待遇。我也深感地方势力的强大,竟然能够这样多次隐瞒、谎报、违背中央的下达文件,挪用、滥用移民的专项物资。

    看到华阴渭南的农民返回库区后,谢朝平仍旧在书中称他们是“移民”,一来大概是做和未搬迁的原住民做个区分,自1956年开始,不幸、贫穷、苦难已经入跗骨之蛆一直紧随,使得后续的排洪安置中移民状况显得更加触目惊心,二来是即便其中有的人已经回到了曾经生存耕种的土地,而土地却早已荒芜、盐碱化,再也没有当年“关中白菜心”的富庶和自足,甚至无力建房,有的搬家已多达八次。一朝为移民,竟永远为移民。

    其实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六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太多地方改头换面,我祈望渭南华阴的移民们的生活会有更大的改观,当地会有更加透明的执政环境,《大迁徙》书中所描述的种种,不要再发生。但这些东西本不该被尘封和忘记,在这块农民曾经占绝大多数的土地上,他们始终信奉着祖国为天、为地,会为他们当家做主,他们曾在六十年前挥洒热情支援水利工程建设,丧命、离散始终紧随,他们没有得到半分的反哺,而是被污名、冠之以民粹、以臭虫,被地方机关所抗拒。





    众所周知,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大量的泥沙严重淤积在上千公里的河道中。沿黄各省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每年淤积在黄河河道中的泥沙量多达4亿吨,有些河床已经高出地面4~6米,局部甚至达到了10米(比如河南封丘曹岗一带),“悬河”的威胁犹在。

    图片

    黄河陕西段

    为了治理黄河泥沙,我国在黄河中下游建立了三门峡水库,但由于工程设计和选址考虑不周等原因,三门峡水库并没有有效清除掉黄河泥沙,反而导致上游的渭河河床不断上升,降低了渭河主槽的泄洪能力,加大了洪水泛滥的风险。

    “二华关大水”无情的被三门峡水库嘲弄了


                                                                                                                                                            在1956年大跃进的风气背景下,治理黄河水患、黄河天下清的呼声渐高,修建黄河大坝拦沙发电的议案很快提上日程,在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院设计院的技术帮助下,三门峡水利工程枢纽开始建设。先务之急在于——移民,生活较为富庶的库区农民为其主要对象。当时主要采取宣传号召的方式,“迁一家、保万家”呼吁农民们的爱国热情,并将搬迁目的地描绘成人间天堂,更肥沃的土地,更广阔的平原,更舒适的气候环境。三门峡水库以淹没耕地200万亩、迁移居民42万人为代价换取高坝大库容。但是,移民的生活不仅没有像在规划中所说的那样“尽快走上安居乐业的道路”,反而陷入了极度的困难。他们离开富裕的家园,到甘肃、宁夏和渭北高原,新分到的土地都很贫瘠,几乎无法耕种。许多人数次迁徙,穷人变得更穷,原来富足的也变得一贫如洗。众人砸锅卖铁地集资了三位移民代表赴往北京上访,希望能够见到水利局的领导,能够让移民们回家。问题很快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周恩来总理表示将移民迁往甘肃是西北政局的擅自决策,移民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文件下达,1962年,移民返回陕西,共计1.2万人。“二华关大水”五县返乡移民并没有如愿回到原来自家的土地,而是被统一分到了“安置区”。原来更肥沃的土地仍旧归国营农场和部队所有。后来得知,因为水库改变运用方式,水位只在320米或325米以下,远低于规划设计的350米。按原计划水位350米强行搬迁腾空的上百万亩土地并没被淹没,而成为闲置无用的荒原,移民们都想马上回迁。但是这些耕地已经被各种机关、厂矿、学校、军队所占。移民们为了返回家园多次集体抗争,有的移民为了回归家乡而遭到抓捕和迫害。此事引起各方关注,中央派出调查组前往调查。最后在胡耀邦的干预下,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会议,于5月8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签发了中办发【1985】29号文件,同意部分移民回到库区。然而,回归的移民发现库区已面目全非,肥沃的农田淤积了一层沙土,土地盐碱化严重,不再见昔日的丰饶家园。三门峡水库移民造成了几十万苍生的不幸与苦难,几辈人至今仍难以摆脱。可以套用700年前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来表达三门峡移民的辛酸。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秦川百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黄河渭河都做了土。                                                                   离,百姓苦;归,百姓苦。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迷狂欢呼的三门峡水库。从1957年到2022年,已经历时65个年头。在已经过去的65年里,三门峡水库长时期让黄河两岸三地几百万老百姓魂牵梦绕——关于三门峡水库“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
      
      在已经过去的65年里,三门峡水库在多种主张的激烈争辩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三门峡水库极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但是,与三门峡水库有关人们,至今仍然会不时想起毛泽东巡视三门峡时,曾担心泥沙过多而使水库成为泥库。——毛泽东的担心,竟然迅速就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三门峡水库的建设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在特殊年代里,将苏联专家的建议奉为金科玉律。



    图片


    三门峡水库建造史

     ·1953年 根治黄河列入苏联援助的      156个工程项目

     ·1954年 国家计委正式成立黄河规划      委员会

     ·1954年 中苏专家查勘黄河现场

     ·1955年 讨论三门峡水电工程计划

     ·1958年 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

     ·1960年 三门峡大坝建成

    为了建设三门峡水库,陕西渭河平原前后移民达到45万人,这些老百姓为了国家建设,离开了富裕的家园搬到了贫瘠的甘肃和渭北高原,因为分到的土地几乎无法耕种,很多农民又返回了家园,然而他们的家园已经被洪水淹没,或者被占用,或者已经盐碱化。在当时,三门峡水库造成了大批无家可归的游民,土地纠纷不断。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的专家们前往考察,目睹了农民们的惨状后落泪道歉:“国家对不起你们啊!”好心好意修建了一个三门峡水库,却给几十万当地百姓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图片

    仓促上马的三门峡水库

    农民损失惨重,国家何尝不是如此?

    修建三门峡水库,国家到底花了多少钱?据可靠史料记载,该工程总预算为13亿元,而最后结算的实际耗费为40亿元。这可是1957年的40亿元,相当于当时40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

    从1959年开始,中国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三门峡工程跟原子弹试验工程一样,得到了中央政府财政上的特别优先保证。可以说,三门峡工程是全中国人民勒紧了裤腰带来建设的。由于当时的中国工业体系严重落后,所以建设三门峡大坝的水泥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是用两袋小麦换一袋水泥,一顿猪肉换一顿钢筋换来的。试想,如果把这40亿元用来购买救灾粮,至少能换回几百亿斤粮食,这些粮食足足可以挽救几千万即将饿死的中国百姓的生命。

    图片

    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这40亿元是1960年建设完工时的结算费用,后来直到1975年的改建又花了多少钱?这个数字至今仍然是个谜。可查到的史料记载,后来,要打开堵死的6个导流底孔,1个就花费了1000多万元,而当时的白面每斤价格是1角8分。

    三门峡水库由于当初设计方案的错误,至今仍然困扰着两岸的人民,损失最大的当属陕西省。由于大坝使得上游泥沙淤积,导致洪灾不断。几十年后的2003年,一场三五年一遇的小洪水,到了陕西境内,造成的损失与50年一遇的大洪水相当。全省1080万亩农作物受损,225万亩绝收,受灾人口达到51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2.9亿元。而这样的损失还要延续多久?什么时候是个头?没有人能说清楚。

    当年那个坚决反对建设的黄万里果然受到了残酷的政治迫害,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

    三门峡工程建设的失败,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当时国家实力的落后、国内国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工业化刚刚起步、过于迷信苏联老大哥委派的专家、项目建设方案照搬照抄而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基建人才的匮乏和基建项目经验的不足、勘察论证时间过短就急速上马等等,这些失败的教训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总结、去反思、去检讨。

    图片

    泥沙淤积严重的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建设交的学费不可谓不昂贵,其损失的惨重已经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人没有被这些让人痛心疾首的失败和挫折所吓倒,更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相反,中国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国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巨大挫折和外国专家的鄙视和怀疑中跌倒再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今天中国基建所取得的成就,是经历了无数次惨痛的教训和失败后才取得的,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创新与改革、日益成熟与完善的基建之路,未来,中国基建人,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规模更加宏大、更令世界震撼的伟大工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一条“母亲河”,它全长5464公里,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

    这条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因为她阴晴不定的特性为居住在她沿岸的子民带去了无限的危机。

    受季风气候影响,每年的夏秋季节常常会因为河水暴涨,导致水患天灾无数。

    因此,治理黄河水患和泥沙的问题,从古至今就一直困扰着万千中华儿女。

    母亲河经过黄土高原后,运载着大量的黄沙,造成水土流失,如今黄土高原成了千沟万壑的样子,全是河水的“杰作”。黄沙经水推入,慢慢堆积在两岸,顺流而下,将其带到下游。但是黄沙堆积在两岸,危害很大,而且黄河中下游城市很多,所以出现了三门峡水库。


    如何既能保障黄河流域两岸的经济稳定发展,又能保障这条母亲河的生生不息,继续造福中华子孙,成为了历朝历代发展的头等大事。

    图片

    修建水库的成因

    治理黄河有三难:

    一是泥沙淤积问题如何解决?这是黄河治理的根本问题所在;

    二是黄河水资源的变化问题,如何平衡黄河枯水期和汛期的水资源问题也是治理黄河的关键;

    三是如何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这是治理黄河,最治本的方法,也是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

    泥沙问题,通过在黄河两岸修建防风林,可以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减少泥沙的产生,从源头上遏制,但是此方法见效慢,一批防风林从育苗到成林起码要经过十多年。

    而如何平衡枯水期与汛期的水资源问题,不修建水利工程似乎是无法解决的。

    经过实地考察,国务院研究决定,在黄河上游修建一座超大容量的水库,一次性解决泥沙和水资源的问题,将黄河这条不受控制的河流彻底梳理一遍,解决掉每年都会洪水泛滥的中下游水患问题。

    当时,还是建国初期,我国没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经验,不得不求助于老大哥——前苏联,希望他们能派专家来我国协助修建。

    1957年4月13日,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正式投入使用。

    三门峡水库担任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要任务,它控制了黄河流域面积68.84万km2 ,占黄河流域面积的 91.5% ,控制了黄河来水量的 89% ,来沙量的98%。

    它的建立保护了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

    设计漏洞

    然而,就是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型水利工程,却因为当初的设计者是前苏联人,对我国地形环境并不是十分熟悉,对黄河的实际情况更是不了解。

    在没有经过详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匆忙设计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的第一期工程,没有将泥沙淤积的问题考虑周全,才导致了此后数十年的重大隐患。

    实际上,当初三门峡在立项的时候,就遭到了黄河上游地方政府的反对,其中以陕西省的反对意见最大。

    大家一致认为,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立,虽然能排解黄河下游洪水的隐患,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会对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排放问题产生严重的威胁。

    部分地方官员认为,要解决黄河水患完全不必要建设三门峡水库,只要解决好黄河沿途的水土问题,就能解决根本问题。

    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前苏联专家提出三门峡工程方案时,清华大学水利专家黄万里和水电总局实习生温善章就曾经公然反对过此提案。

    图片

    黄万里

    不过,当时大家的重点全部集中在如何快速解决黄河下游的水患问题,对于个别的异议并没有做出理会,最后,大会全票通过了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提案。


    1957年4月,举世瞩目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因工程建设需要,水库库区河南、陕西、山西的部分居民要迁离家乡,到新的地方定居。这一搬迁持续了两三年时间,其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因家园完全沦丧而别土离乡的水库移民中,多数是文盲,祖祖辈辈靠土地谋生,从泥土中刨食,而别无他长。他们的泪水,他们的委屈,他们的凄凉,他们的弱小模糊的身影,完全被“伟大的工程”、“辉煌的成就”所遮蔽了。数十万移民的贡献与牺牲,完全遗忘,不值一提。


      1958年11月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年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建成,大坝下闸蓄水。工程总投资预算为13亿元,而工程总结算时实际耗资达40亿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相当于四十座武汉长江大桥的造价。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

      
     苏联拥有在一般河流上梯级开发的丰富经验,但是在他们的版图上并没有黄河这样多泥沙的大河,由于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泥沙条件估计不足。仅仅一年半之后,水库就淤积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全淤了,而且在潼关以上渭河与北洛河的入黄口处也淤了“拦门沙”。渭河泥沙淤积直到距西安仅30多公里的耿镇附近。


    1961年,大坝开始蓄水,第二年下半年,上游的陕西省政府担心的问题就出现了。

    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导致潼关的河道被动抬高,渭河成为悬河。

    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大片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是沼泽化,粮食大面积减产。

    至1962年2月,库区泥沙淤积量达 15.3亿吨,93%的来沙淤积在库内,在渭河口形成了拦门沙,造成渭河下游河道排洪能力下降,防洪压力加大。

    图片


    设想美好的三门峡水库几十年后成为渭河泛滥的祸首
    图片






        2003年渭河发生37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洪水量级仅相当于5年一遇,但造成的洪水灾害却是渭河流域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小水酿大灾”引发了人们对三门峡水库的强烈攻击和要把三门峡大坝废除拆掉甚至炸毁的呼声。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院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三门峡水电站为了发电蓄水,造成上游特别是渭河流域泥沙严重淤积,河床持续抬高,是小水酿大灾的主要原因。”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和张光斗院士共同呼吁:废弃三门峡水库。紧接着,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陕西省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废掉三门峡水库。但与此同时,与水库休戚与共的三门峡市人民说:“三门峡水库不能废,我们不能没有三门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三门峡市因三门峡水库而建立,水库废掉,三门峡市怎么办?百万三门峡市人民怎么办?” 2004年9月,网易发表题为《废掉三门峡?三门峡水库“生死”之争进入白热化》的文章,进一步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图片

    治理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迫在眉睫。

    陕西省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保护335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

    而三门峡水库的教训,是蓄水六十五年,却败在了泥沙淤积的问题之上。

    图片

    两次整改

    为了减缓库区淤积问题,三门峡排淤工作组首先决定将三门峡水库改为敞泄滞洪排沙运用方式,闸门全部开启敞泄。

    但是这个方法根本无法排泄掉库内大量淤积的泥沙,仍然有60%的泥沙淤积在库内排不出去,造成淤积的末端上延。

    到1964年10月截至,泥沙的淤积已经达到了35.75亿m3 ,潼关的河道仍然继续在抬高,上游粮食年年减产,农民苦不堪言。

    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迫于严峻的现状问题,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对三门峡水库做出重大的修改,新增“两洞四管”,增加大坝的泄洪能力。

    “两洞四管”分别于1966年7月和1968年8月两次分批投入使用,经过第一期大规模的整改工程,三门峡的泄洪能力增加了一倍,排沙能力也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泥沙的淤积问题。

    但是库内仍然有20%的泥沙淤积无法排泄,潼关以下的淤积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冲刷范围无法涉及到潼关,所以潼关高程问题仍然存在。

    1969年,经国务院研究决定,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进行第二次整改。

    相继打开1号至8号施工导流底孔,降低1号至5号机组进口高程,期间水库仍然采用敞泄排沙运用方式。

    经过第二次整改,库区的冲刷加剧,一直居高不下的潼关高程首次下降了2.01m。

    1973年,库区采用了”蓄清排浑“的方式,减缓了库区的淤积,为了能够增加低水位时的泄洪排沙能力,1990年-2000年,又先后打开了9 号至12号施工导流底孔。

    三门峡水利枢纽经过两次的整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泥沙淤积导致河道升高的问题。

    1986年开始,由于上游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导致泥沙淤积问题卷土重来。

    到2002年汛期后,潼关以下库区累计淤积量达到29.52亿 m3 ,潼关高程一度达到最高328.78 m。

    面对新的严峻形式,为了降低潼关高程问题,2002年11月,水库将运用方式调整为非汛期最高水位按不超过 318.00 m控制运用非汛期回水不影响潼关,库区冲淤基本平衡。

    综合数据观察,2003年-2011年,属于枯水、枯沙系列年,年均入库水 量为 231.7亿m3,沙量为2.62亿吨,与 1974— 1986年 相比,年水量减少41.1%,年沙量减少73.8%,沙量减少幅度远大于水量减少幅度,年均含沙量降低到 11.3 kg /m3。

    其中,汛期入库水、沙量分别为 108.6亿m3 和 2.00亿吨,分别占年水、沙量的47%和76%;非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为316.68 m, 汛期的为304.80 m。

    与1974—1986年的相比,非汛期和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略有抬升,而潼关以下库区发生冲刷,共冲刷泥沙1.666 亿 m3 ,年均冲刷泥沙0.185亿m3。

    2012—2017年,入库水沙还属于枯水、枯沙 系列,年均入库水量为243.亿 m3 ,沙量为 1.46 亿吨,与1974—1986 年的相比,年水量减少 38.3% ,年沙量减少85.4% 。

    该时段沙量减少幅度更大,年均含沙量降低到 6.0 kg /m3,其中汛期入库水、沙量分别只119.1亿 m3 和 1.19 亿吨,占年水、沙量的 49 % 和 81.5% ;

    水库非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为 317.67 m,汛期的为 307.26 m,与 1974—1986 年的相比,非汛期和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均有抬升,潼关以下库区共淤积泥沙 0.828 亿m3 。

    年均淤积泥沙 0.138亿m3 与时段 2003—2011 年的相比,非汛期和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也均有抬升,在入库水沙条件相近的情况,潼关以下库区发生淤积,主要是由于坝前水位较高造成的。

    由以上两个时间段监测到的数据分析,2003-2011年运用的水位运行方式,更能够在在枯水、枯沙条件下保持库区不淤积,有利于库区长远综合效益的发挥。

    图片

    三门峡工程是错误吗

    很多学者对三门峡工程都存在着批判的态度,认为这是一次决策上的失误。

    但是,任何事物都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不应该单一而论。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出现,说到底是顺应了当时迫在眉睫解决的黄河下游水患问题而产生的。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修建大坝无疑是最好最快的解决方法。

    图片

    那么,为什么三门峡大坝还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呢?

    问题出在当时的设计者只是考虑了下游的水患问题,没有充分考虑上游,大坝建成后,下游的水患问题解决了,但是上游,由于泥沙淤积,导致上游的洪水无法排泄,河道的抬高,河水回流,给上游造成了新的水患问题。

    这是异化问题使然,并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异化规律中不可完全预料的结果,导致了三门峡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如果单一的将异化的不可确定性归为决策的失误,未免过于武断。


        
      三门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坝、三峡等大工程都从它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但是,同样不能因此就拒绝做深刻的反思。例如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例如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图片


      
      对三门峡已经造成的损失,单一的谴责不是理智的,同时即使三门峡真的被废弃,我们的反思也不应因此停止。
      
      正如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在郑州会议上所强调的:“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取得了很大效益,但这是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的。三门峡水库在运用方式上的调整,不是对三门峡水库的否定,而是更加合理的运用。——这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而是怎么看待并在以后尽量避免的问题。”
      三门峡工程的建设和运用实践证明,在黄河上修建水库,只要选择有利于排沙的峡谷地形,有足够的坝高和泄流排沙设施,实行蓄清排浑调水调沙运用方式,水库就不会淤废,并可以长期保持一定有效库容进行综合利用。这一重要经验使我国对黄河的认识产生了飞跃,推动了治黄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多泥沙河流的治理与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根据三门峡工程实践经验,小浪底工程选择了峡谷型库容,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上,泄流排沙设施规模大,汛期最低水位泄流量每秒就达8000立方米,足可满足泄流排沙的要求。在运用方式上,第一阶段逐步抬高水位蓄水拦沙,待76亿立方米的死库容淤满后,即蓄清排浑调水调沙,通过多方面的论证分析计算,这样,小浪底水库就可以保持51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长期发挥防洪、减淤、防凌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图片





    如今,走过六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三门峡水利枢纽,迎来了黄河治理开发的崭新时代。2019年习 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擘画了黄河治理保护的美好蓝图,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黄河流域发展腾飞的历史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历史为镜,找准定位,锐意担当,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大踏步前进,努力续写新的荣光。

    图片



    网上更精彩 www.luancun.nync.com


    阅读原文

    nRIMJN2qiGAGj00mWuw1_800.jpg

    中国黄河旅游50景

    点击这里进入文章页面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